服务热线:40087-90508
2023-04-20
风投之家丨投融资和风险保障双发力 保险发挥独特优势为“绿”赋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绿色金融已成为近年来金融业发力的重点。其中,相较于其他金融工具,绿色保险同时具有投融资和风险保障双重功能,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赋能。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保险业通过实施绿色保险战略,推进绿色保险业务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够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当前,保险业可以通过三方面为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带来动力。一是通过创新绿色保险业务和产品体系,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服务;二是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融资提供增信及风险缓释服务;三是在保险资金投资中引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保险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功能,是保险业务区别于其他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资料显示,近年来,保险公司推出了多项绿色保险产品和创新型绿色金融服务,如环境污染责任险、绿色能源保险和碳排放权交易保险等。

  以中国太保为例,今年1月,签署江苏省首单绿色生态环境救助责任保险,保护太湖生态岛生态建设;2月,签发无锡市首单水生态领域“水质无忧”保险,为裕巷浜、钟巷浜、下旺浜3条河道提供保险产品与服务。

  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公司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率先制定绿色保险标准体系,在新能源汽车保险、绿电风险减灾、碳资产创新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据统计,2022年,太保产险合计为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保障超过8万亿元,涉及产品120款,其中创新保险产品45款,包括碳资产回购履约保证保险、碳配额质押保险、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等多款行业首单产品。

  保险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既是不少保险机构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当前推动解决我国工业产业高污染高耗能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信保总经理盛和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通过保险推动解决工业高污染高耗能问题行之有效,如通过环境污染责任的强制保险来增加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成本,从而能够降低企业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倒逼这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而不是简单地用“关停并转”的手段。“我们现在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承保,在境外已经停止对新建煤电、火电这些项目的承保,也不再给他们提供信贷支持。”盛和泰说。

  据介绍,为共建绿色保险生态,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近年来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领域均取得突破,凭借多年在多个重大船舶融资项目上的主导及管理经验,协调中外资银行,基于法税租赁结构提供优惠融资方案,增强中船集团项目竞争力,支持中船集团在沪船厂获得多个绿色能源船舶订单。

  绿色保单增信功能被激活

  据业内专家介绍,绿色保险所包含的融资增信作用,已成为一种风险管理和风险融资手段。企业可以针对自身潜在风险,通过投保绿色保险获得融资增信,从而获得绿色融资,促进绿色转型。

  “绿色保险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可以有效发挥担保增信的作用。”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项目需要申请绿色贷款,单纯凭借企业本身可能无法完全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而购买了绿色保险,一旦承诺建设的绿色项目无法完成或达标,保险公司将会进行相应的赔付,将大大减弱金融机构的责任与风险,从而起到担保增信的作用。

  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不久前落地了“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绿色信贷”模式项目,由人保财险天津科创支公司承保的中交智运智慧交通大数据产业聚集区研发基地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项目,就是发挥保险增信功能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在该项目中,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根据绿色建筑等级对绿色建筑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并优先配置信贷资源,保险机构通过“保险+服务”,组织风险管理机构做好全流程风控服务。针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评价结果出现的偏差情况,保险公司通过绿色化改造和货币化补偿方式给予解决。

  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及增信功能,解决绿色信贷投放与绿色建筑评定之间的时间错配问题,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绿色金融和绿色项目协同发展。

  ESG投资理念融入险资投资决策

  除了在负债端提供绿色保险产品外,保险业也在资产端推动绿色发展,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性和稳定性优势,为绿色产业引入金融活水。部分保险机构资管或产投部门通过投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式,助力行业和企业绿色金融转型和发展。

  2月28日,由国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发起设立的合肥国寿碳峰碳中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出资落地,项目总规模约18.32亿元。作为基石投资人,中国人寿财险认购12.8亿元,这也是该公司目前投资的以“双碳”为主题的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双碳基金一期重点投向新能源电力投资、新能源车产业链、新物流科技、氢能、储能以及绿色医疗等国家战略布局核心的关键领域。

  “在投资中引入ESG理念,不仅有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限优势助力新能源行业及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也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配置结构,延伸公司生态链、产业链、服务链和价值链,进一步促进财险主业发展。”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绿色投资和ESG投资,不少保险机构将ESG投资理念融入公司配置政策、投资指引以及相关制度,采用“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投资模式,范围覆盖新能源、水电、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技术升级等多个绿色领域,发起设立股权投资计划、参与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投资绿色信托产品、购买绿色债券等。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险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登记(注册)规模近1.2万亿元。其中,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项目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超1万亿元,投向的主要领域包括交通3905亿元、能源3282亿元、水利830亿元、市政674亿元等;股权投资计划投向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为351亿元。其中,直接投向环保企业及清洁能源企业股权162亿元、投向清洁能源产业基金权益189亿元;保险私募基金投向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为858亿元,重点投资可再生能源等项目。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ESG投资理念的兴起与实践,对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开展主动管理,加强与被投实体企业的互动交流提出了新要求。去年9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ESG尽责管理倡议书》,从利益相关性、决策机制、监督执行等几个方面,倡导从尽责管理职责出发,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引导被投企业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圈,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保险业不断加深与其他绿色金融政策和工具配合,持续推进绿色可持续保险服务创新,在产品端与投资端“双管齐下”,不断放大保险在绿色发展中的服务效能。对于未来,保险业如何更好助力企业绿色发展转型,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在产品和投资两端发力,保险公司还可以建立行业绿色大数据平台,提供环境数据诊断、评估和综合分析服务,帮助各行业企业了解自身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双碳”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绿色转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版权所有©️ 风投之家 | ICP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147 | 陕ICP备2021008261号